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注释
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叙 北宋 · 陈景元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五二九
《大洞真经》三十九章,品目尊严,冠三洞宝经之首。
灵章秘祝,玉检隐书,载之详矣。
粤自西城总真君、南极紫元君降授清虚真人,清虚传授南岳魏夫人,曰:「子自不在山中隐身清斋、虚中吐纳者,则《大洞真经》不可妄读也」。
所以尔者,妙音九彻,真声高唱,文气与玉虚参玄,霞味与太阳俱畅,动唇发吐则玉华立至,讽咏灵句则携契太上,静止接拱则紫房自观,思念所期则触类感动。
所以七祖获福,受箓仙宫,越从幽鬼,俱宴朱陵
斯文高妙,控驾晨举,乘景龙之上道,非风尘流俗之所当为也。
若在俗中读之者,则三官北帝微乱其音,景聆气秽,不得明响上清,声参紫极之灵房矣。
《青要紫书》,中央黄老君云:「得见《大洞真经》三十九章,便白日升天」。
而有修之者,积年无成,便谓经之不,此皆坐由东华无金简之目,金阙无玉札之名,真灵不为其降,而为天魔所来,故有不感之效,徒得神经,万亦不成矣。
向使先奏金简于青宫,奉玉札于帝皇,得给金晨玉童、西华玉女侍卫灵文,普下诸天诸地,三界称善,咏章万遍,岂有不致琼舆紫軿之感邪!
此经降世,唯句曲杨许真人、王屋司马练师逮历世高道之士,皆遵禀科格,盟𧵥相传,口授讽诵之诀,密付混合之微,故得名书金格,蹑景上清。
今也,真风湮散,伪隐山栖,道范不闻,师资礼废,教法衰弊,莫甚于斯。
景元总角出家,弱冠访道,游历仅三十载,纲领十有馀年,老归茅山,结庵忏悔。
自叹道缘蹇薄,尘业深重,虽孜孜教典,而未遇师,欲诵《洞经》,讵敢开韫?
于是澡雪身心,静务恭洁,广求古本,先自考详,沉嘿披寻,反覆研搆,一句一字,未尝越略。
或两义相乖,弥增回惑(如「发细」作「发烟」之类是也。)
或偏傍儳改,字体浮杂(如「栖」作「」、「哥」作「歌」之类是也。)
此盖盗写私传,相承讹谬。
遂将前辈修习之本前辈谓三洞法师观妙先生朱自英、三洞法师冲妙大师皇甫希及,皆诵《洞经》,并天圣年中人。)
山藏本,比对隐书,辄撰音义,兼疏同异,粗解所疑。
弗敢示诸法义,聊自记其所览。
三月斋心,缮写《洞经玉诀》一帙,晨夕瞻礼,仰俟灵人依科授受,以偿夙志也。
按:《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》卷首,道藏本。
上清大洞真经后序咸淳八年正月 南宋末 · 程公端
 出处:全宋文卷八二五三
《易》曰:「大哉乾元,万物资始」。
又曰:「乾道变化,各正性命,保合大和,乃利贞」。
先儒释之曰:何谓元?
是不可言也,其阴阳未形之初乎。
天之所赋为命,物之所受为性,性命妙矣。
保合大和,而后能利正。
《大洞》一经,其本乎回元复命。
世之议者皆曰道妙于虚无,神潜于歘有,殊不知未有天地,先有此道。
洙泗门人之称夫子曰「性与天道,不可得而闻也」。
盖此道即惟精惟一之妙,自尧、舜、禹三圣相传,皆心心符印,未尝须臾离也。
迨至春秋,世降俗末,指为甚高难行之事,无所适从,故夫子亦罕言之,及其颜子坐忘,曾子一唯,岂复有异闻乎?
是经之旨乃存心养性以事天,聚精会神而合道,与夫子「操则存,舍则亡」之说初不相背。
顷自中央黄老君隐禁之后,世亦无知者,故人间地上、五岳山中,永无此经。
后世之人莫闻大道,恣情欲海,汩志尘波,夫其所谓保太和、正性命者,良可悯也。
山上清宗坛历代传授,千馀岁间才三十八人,盖其发天地未形之蕴,析父母媾精之妙,故宜隐秘,不轻畀传。
咸淳仲春,玉海冲妙宗师来游九华,因访道室,语及此事,闻者几希。
惧将泯绝,欲广其传焉。
公端以三生结习之缘,蒙师指教,感恩莫酬,敬命厥工,用锓诸梓,以承其志,与天下学士共之。
必有赍宝效心盟天而传者,愿力行之,以昌此道。
咸淳壬申上元日,嗣法程公端焚香敬书。
按:《上清大洞真经》卷末,正统道藏本。
上清大洞真经序 北宋 · 朱自英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一七
夫道生于无,潜众灵而莫测;
神凝于虚,妙万变而无方。
杳冥有精而泰定发光,太玄无际而致虚守静,是之谓大洞者欤。
及其歛精聚神,御祖气以徊旋;
鍊神会道,运祥风而鼓舞,无中歘有,呼吸散万神之形;
动极复静,恍惚围帝一之妙,是之谓徊风混合者欤。
为天地普植之本,帝圣造化之原。
人之生也,禀气于太极而动静法乎天地,肇灵于一元而阖辟体乎阴阳。
故上清三十九帝皇回下映,入兆身中三十九户,于是各由其所贯之户,著经一章。
其辞幽奥,以用领括百神,招真辟非。
所谓庆云开生门、祥禋塞死户者,此欤。
故中央黄老元素道君,总彼列圣之奥旨,集成大洞之真经,故曰《三十九章经》也。
又有《徊风帝一》、《高元雄一》、《五老雌一》,是三经者,所以辅乎《三十九章》之尊经耳。
夫道有三奇:第一之奇,《大洞真经》三十九章;
第二之奇,《五老雌一宝经》;
第三之奇,《素灵大有妙经》。
故《三十九章》者,乃九天之奇诀,上元太素君金书之首经也,一名《三天龙书》,一名《九天太真道经》。
此经之作,乃自玄微十方元始天王所运气撰集也。
西王母从元始天王受道,乃共刻《北元天中录》那邪国灵镜人鸟之山阇莱之岫。
乃于虚室之中,聚九玄正一之气,结而成书。
字径一丈,于今存焉。
元始天王又以传上清八真中央黄老君,使教授下方当为人、上升三辰者焉。
中央黄老君隐禁此经,世无知者。
故人间地上,五岳天中,永无此经,上清天真尤所宝秘。
唯太玄有金阁玉名、琼札紫简,三元有并晨秘箓,丹台有黄文之字。
当必为真人者,乃得受之尔。
是经也,上皇之道标,紫晨之妙篇,制命九天之阶,徵召五帝之灵。
逸徊风之混合,凝九转于玄精。
交会雌雄,混合万神,森罗幽郁,琼响太真。
运辟非于明梁,通易有于玄门。
洞德刃以造妙,濯耀罗而映云。
太漠为灵关之气,无刃为浩劫之年。
巍巍神馆,万之渊。
金房焕赫,郁乎上清。
其旨幽微,难可究详。
兆能长斋,绝志人间,诵玉篇于曲室,叩琼音以震灵,则人定箓于东华,七玄更润于紫房。
制魔王以威神,摄五帝以卫身。
万遍周而肉身飞,七转召而司命至。
此大洞之奇章,总亿道而反生,自无奇毛异质,金骨玉名,皆不得有妄披于灵文。
其禁悉依九真明科,兆当苦斋三年,乃得读之。
诵咏此章万遍既毕,中央黄老道君上奉太上,命丹飙绿盖之车,九灵使者、太乙司命来迎于子。
于是五老翼轩,八风扇羽,神雷前驱,玉华扶毂,乘云驾龙,即日升天,诣太素三元君宫中受书。
是谓上登上清,受书太极,拜为高仙左卿者也。
兆若但有此经,不得读之者,太微天帝君拔出死简于授经之始,刊定《真箓》于造斋之初,度籍太极,刻名东华,关奏太上,录封龟台。
万神千灵,自称兆为九玄大夫,位准太清仙伯也。
受经之格,一依九真明科,兆宜遵焉。
按:《上清大洞真经》卷首,正统道藏本。
乞依旧布衣还乡奏宣和元年正月 北宋 · 林灵素
 出处:全宋文卷二九一八
臣本山林之士,误蒙圣恩,若更改僧徒,必招众怨。
乞依旧布衣还乡。
按:《历世真仙体道通鉴》卷五三《林灵蘁传》,《道藏》洞真部。
绿窗诗十八首 其五 元 · 孙蕙兰
五言绝句 押真韵
粲粲梅花树,盈盈似玉人。
甘心对冰雪,不爱艳阳春。
《觅灯因话》作李翠娥诗并载:翠娥姓李氏,淮扬名倡也。长通诗书,自以身隶乐籍,怨恨殊不聊生。至元二年云间陆公宅之扬州总管。一日,以官召之,不得已至,命之歌。对曰:「幼时未习。」公怫然曰:「然则汝习何事?」曰:「学读史、汉等书。」公曰:「汝能识字,必能赋诗。」因指庭前梅树为题。翠娥口占云云。公奇之,乃赐之坐。居无何,翠娥束发簪冠,披道士服持疏赴公,拜恳赐一言。公援笔作檄文一道授之,翠娥遂终其身于洞真观。